“一桿多用”成通信新趨勢 廣東社會共享塔達5000座
運營商世界網 羅帆/文
隨著畫面感極強的宣傳片引人入勝,廣東鐵塔合作伙伴大會正式拉開帷幕。“綠色、協調、開放、共享”八字要訣成為合作伙伴大會的主旋律,“一桿多用”不再只是業界流傳的新概念,而是在廣東鐵塔的切實落地下變為廣東通信新趨勢。
12月20日廣東鐵塔新業務合作伙伴大會,對于廣東鐵塔自身而言是剛過完三周年后的總結交流會,對于合作伙伴而言是發揮通信產業優勢的平臺,對于通信行業而言是“共建共享”趨于成熟形成生態化的重要截點。
(廣東鐵塔總經理舒兆平)
在此次大會上,無論是廣東省通信管理局蘇少林局長,還是廣東鐵塔舒兆平總經理,都在反復向會場合作伙伴講述“一桿多用”的理念。實際上,“一桿多用”是“讓通信塔變社會塔,讓社會塔變通信塔”的具體落地戰略之一。
三年磨一劍避免鐵塔重復建設
之所以廣東鐵塔可以率先實施“一桿多用”的戰略,或許與近三年來的顯著成效密不可分。據廣東鐵塔舒兆平總經理介紹,廣東鐵塔自2014年10月15日注冊成立以來,三年來累計承接三大運營商塔類需求12.3萬個,實現交付起租9.8萬個,累計減少重復建設2.76萬座鐵塔,相當于節約投資60億。
三年磨一劍,廣東鐵塔儼然已經積累了政策資源、站址資源與人力資源三大資源,形成了通過共享形成的、高質量低成本的、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與運營能力,具體可以表現為資源共享的業務發展能力、高性價比的建設維護能力、精細高效的管理保障能力和戰略共贏的產業合作能力四個方面。
5G與物聯網的機遇與挑戰
當廣東鐵塔已經在“共建共享”方面交付了滿意答卷,無論是基于5G與物聯網即將全面商用,還是市場本身的巨大轉型,廣東鐵塔都在面臨下一步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2017年全國NB-loT基站規模達40萬個,2020年我國物聯網產業將達到15000億。
與此同時,因為工信部已經明確5G工作頻段,中國鐵塔在巨大的5G技術機遇中可以更好拓展共享的邊界和范圍。從行業角度分析,無源和光纖室分在近階段仍然是主流。而在物聯網領域,中國鐵塔或許可以通過環保、監控等領域進行切入。
反觀市場動向,“高、大、遠”的傳統宏站建設規模收縮,“小、低、密”的微站和室分規模持續增長。5G時代存量高塔仍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延續,基站共享需求仍然可觀。與此同時,全國范圍內的自然資源聯網監測需求將爆發,同時可能在太陽能、電池梯級利用方面及國際化的業務發展空間同樣廣闊。
“一桿多用”就此衍生
基于市場前景廣闊的5G時代與物聯網時代,廣東鐵塔如何布局成為業界熱議焦點。很顯然,“通信塔變社會塔,社會塔變通信塔”是為了進一步節約資源,實現跨行業的共享共贏,真正共筑和諧生態。
記者了解到,去年廣東鐵塔就已經承接全省多地政府、社會企業等客戶資源租賃要求,涉及政務專網、公安專網、衛星地面增強、海事監測、無線電監測、視頻監控、環境監測、戶外廣告等領域。截至目前為止,廣東鐵塔的“社會共享塔”已經達到了5000座,“一桿多用”成為廣東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大趨勢。
據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廣州、深圳、東莞、佛山、揭陽、珠海、湛江等地市已取得上量突破,目前全省累計獲取路燈桿、監控桿資源超萬個。
一根路燈桿集成路燈照明、通信基站、公安監測、LED廣告和充電樁等多個功能。既將通信基礎設施融入城市環境,將社會生產、居民生活、行業應用等分散資源和設施集成在一起,真正實現利用資源效率最大化。值得注意的是,現在“一桿多用”項目已經被列入政府重點項目,并在廣州、深圳、湛江等城市試點。
實際上,基于廣東鐵塔三年來在通信界不斷提供整體解決方案,鐵塔資源共享不斷擴大“朋友圈”,廣東鐵塔卓有成效的發展成果就早已“命中注定”。而在5G與物聯網的發展窗口,廣東鐵塔“一桿多用”項目又會成為標桿項目,真正因地制宜實現“通信塔變社會塔,社會塔變通信塔”,也進一步詮釋了廣東鐵塔新業務合作伙伴大會的主題“綠色、協調、開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