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人文,創想萬物”——關于2017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
2017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聚焦科技與人文
11月8日-9日,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在成都西部博覽城召開。來自全球的350位國內外頂級大咖、上萬名合作伙伴,圍繞“開放·創想”主題共話內容生態與前沿科技。
本屆大會共有21個高峰論壇,包括QQ、微信、AI、內容、游戲、騰訊云、社交廣告等在內的騰訊業務產品將悉數亮相。此外,大會配套1.5萬平展區,將有來自騰訊業務線以及合作伙伴的共計130多個優質項目參展,其中AI、文創兩大特色展區,將展示全球科技和文化產業發展盛況。
在本屆大會上,騰訊開放戰略步入全新階段,發布內容和AI兩大開放戰略,以科技點亮人文之光。
內容是智慧連接時代的“制高點”,只有擁有優質內容,智慧連接才有了對用戶的價值。作為騰訊大內容戰略的重要一環,本屆大會上發布了全新的內容開放戰略,并發布了騰訊內容開放平臺。該在打通微信、QQ、QQ空間、瀏覽器、快報、騰訊新聞、騰訊視頻、應用寶等億級流量平臺之外,將以百億流量、百億資金和百億產業資源,在線下文創基地、版權保護聯盟、流量和變現、投資孵化等領域全面扶植內容創業者。
作為“智慧連接”的基礎,科技(AI)賦予萬物以“靈”,當云和端接入了人工智能后,連接變成“心”與“芯”的溝通。大會發布了騰訊AI戰略“基礎研究——場景共建——AI開放”的全景圖:在基礎研究領域著重于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四大領域;在場景應用上落地社交、內容、游戲、醫療、零售、金融、安防、翻譯等八大場景;騰訊也將通過開放平臺開放自身AI能力,一方面賦能醫療等傳統行業實現AI+,另一方面則是以AI生態計劃全力扶植新興AI創業者。
大會六年,忠于開放
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互聯網行業盛會之一,騰訊全球伙伴大會已經走到第七屆。在過去的六年間,從“再造一個騰訊”到“半條命”再到“開放森林”,從流量開放到能力開放再到生態開放,騰訊開放戰略和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也歷經了不同的階段。
圖:2011騰訊合作伙伴大會
2011年至2013年是騰訊開放初期,在這一階段,騰訊開放戰略主要聚焦于自身能力與資源。2011年,“騰訊開放平臺” 正式上線,騰訊宣布開放,將旗下八大平臺與數億用戶流量開放給合作伙伴。2012年騰訊將開放范圍延伸至移動業務,2013年又將最核心的社交關系鏈與合作伙伴共享。
圖:2012騰訊合作伙伴大會
在流量開放步步擴大的同時,騰訊開放平臺中合作伙伴的收益也穩定增長。從2011年到2013年,平臺分成總收入完成了從6億到20億再到26款應用月流水超千萬、10余家開發者總收益超1億的飛躍。
圖:2013騰訊合作伙伴大會
2014年至2016年是騰訊開放的第二個階段,這一階段的騰訊正式提出自己要做“連接器”,不斷推進開放森林的形成。2014年起,騰訊開放政策也更加多元。
圖:2014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
在2015年,騰訊開放范圍進一步擴大,并創造性地引入法務、財務、投融資等第三方服務公司加入,在開放流量的基礎上,也開放更多能力。
圖:2015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
2016年,在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騰訊公布了下一個五年的開放戰略,同時將從創業主體、創業生態、服務運營、政策環境四個方面全方位地推進開放戰略,與伙伴共建萬億新生態,見證一棵大樹成長為一片森林。
圖:2016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
從2017年起,騰訊將進入開放新時期。隨著經濟社會的全面數字化,線上線下逐漸打通,融為一體,騰訊將踐行科技和文化兩大戰略,通過技術、產業、生態三大賦能,以智慧連接、大內容戰略助力合作伙伴,共建“數字生態共同體”。
從北京到博鰲、重慶、福州再到成都,每一屆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的成功舉辦,都源于騰訊開放“用戶比競爭更重要”的出發點。截止到2017年10月,騰訊開放6年間,共收獲合作伙伴1300萬,創造就業崗位2500萬個,合作伙伴累計分成達到230億人民幣。
六年前,騰訊在第一屆全球合作大會上打開了開放的大門,并承諾“永遠不會關上”。六年開放之路一路走來,騰訊已聚集百萬創業者,造就百億分成,以“共贏、騰飛、變革、未來、無界、分享、創想”鑄造成騰訊與全球合作伙伴的開放價值觀。
圖: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