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在第32個世界精神衛生日到來之際,由京東健康聯合眾多行業專家發起了一場以“數字化為精神心理健康賦能”為主題的線上圓桌論壇。與會專家一致表示,數字化為精神心理健康賦能是大勢所趨,希望能集合多學科、多視角、多維度的實踐成果,以及整合醫療的創新思路和成熟經驗,進一步推動精神心理??苹ヂ摼W醫療服務模式創新落地。
論壇上,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副主任王鋼,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教授郝偉,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任醫師、副院長孫洪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臨床心理中心首席專家李占江,北京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社會心理服務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徐凱文,中南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睡眠障礙??浦魅巫T立文,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任醫師唐登華,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心理治療師鐘華清等嘉賓,圍繞“精神-心理整合治療的現狀和趨勢”“互聯網數字化技術如何賦能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數字化工具對精神心理健康的應用”等話題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
數字化賦能精神心理服務創新是必由之路
隨著數字技術在醫療行業的日益普及,以“互聯網+醫療健康”為代表的數字化服務模式,實現了臨床診療效率的提高和整合服務效能的提升。而在精神心理??祁I域,互聯網和數字技術也在推動精神心理專科的全程健康服務與管理,緩解精神心理服務資源的分布不平衡,以及滿足公眾對于多樣化的精神心理服務需求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論壇致辭中,王鋼主任表示,十四五期間,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計劃將數字技術輔助精神障礙防治作為重要的研究方向,希望發揮數字技術對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的優勢,探索通過數字技術提高精神障礙防治的效率,以及服務的標準化、規范化程度,從而進一步擴大優質醫療資源可及性,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精神心理健康服務的需求。
郝偉教授在圓桌討論中表示,數字化能夠克服時間空間的限制,通過智能化升級和數字干預,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精神心理健康服務,能夠在醫療機構與家庭、患者建立橋梁,以利于建立家庭、社區、醫院無縫連接機制。徐凱文博士也介紹稱,數字化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優勢,更加適合中國服務對象體量龐大的現狀。今后,數據和智能技術的不斷積累有望打破心理不同流派的界限,帶來全新的心理學技術框架。
對于數字化賦能精神心理服務創新過程中的一些現實挑戰,與會嘉賓也進行了坦誠的交流。唐登華主任醫師認為,盡管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化應用突飛猛進,但精神科醫生和咨詢師卻很難被人工智能完全替代。人工智能通過數字化形式可以方便地傳遞信息,但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情緒體驗很難替代。郝偉教授也表示,精神心理的數字化發展需要大家建立共同語言體系,完成智能化升級和數字干預,從而實現革命性進步。
京東健康引領精神心理??品漳J絼撔?/b>
論壇上,京東健康心理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在京東健康看來,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等重要,京東健康致力于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精神科診療服務的普及,通過數字化應用推動精神心理專科的創新服務模式落地。
根據京東健康心理服務中心調研顯示,目前我國有合格執業能力的心理咨詢師、治療師資源較為有限,公眾對心理咨詢存在較大認知門檻;非精神科室醫生遇到越來越多的身心疾病的患者,對醫生的精神心理意識也提出更高要求。
為解決上述問題,京東健康心理服務中心參考了精神醫學的會診-聯絡精神病學(consultation-liaison psychiatry)的模式,通過產品服務和技術手段架起精神科和其他臨床醫學學科、心理咨詢治療團隊的一座橋梁,讓有限的優質醫生和咨詢師資源,通過整合治療的模式,得到高效利用。目前,通過京東健康心理服務中心構建的這套整合解決方案,無論是精神科醫生還是心理咨詢服務,或者兩者聯合會診,都能輕松聯通或轉介。比如,情緒、壓力類等心理健康需求用戶,可在線上通過京東健康心理服務中心從心理評估切入,中心根據心理評估的結果匹配專業方向心理咨詢師,有針對性進行心理咨詢;而抑郁癥、雙相障礙等精神心理疾病可以采用精神科醫生+藥物+心理咨詢三位一體的多學科診療模式,保證精神診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在圓桌討論中,郝偉教授表示,精神心理科的整合治療要做到“有心有腦”。在現實中,精神科醫生和心理咨詢師在思路和語言體系存在差異。很多精神科醫生只懂生物醫學,缺乏心理輔助的思維;很多咨詢師又只懂心理流派技術,不懂神經科學、精神癥狀、評估和疾病診療框架。整合治療的意義即在于實現“心腦并用”,起到1+1>2的效果。
李占江教授也表示:精神科如何和心理治療結合是一個現實挑戰。首要原因是精神科醫生和心理治療師認知角度不同。精神科醫生更多從生物醫學角度,更多采用藥物、物理這類“看得見,摸得著”的治療方式,有時醫生甚至會排斥心理治療。而心理治療更多通過“話療”去調整認知、情緒和支持體系去干預患者的問題,起效慢,容易被忽視。如何將數字化給精神心理干預賦能,在精神障礙診斷、評估、治療與康復中需要形成專家共識,以確定戰略目標與形成指導臨床實踐的路線圖。
譚立文教授則認為,只會做藥物治療的精神科醫生本質上是生物導向治療,其實在精神科非藥物因素對治療效果影響很大。無論精神科醫生還是心理咨詢,都應在精神領域框架下的開展評估干預,形成雙向聯動。在合作方面,可以根據精神科大夫的診斷,判斷患者是否需要心理治療或者具體哪一種流派的心理治療,同時很多心理咨詢師也會向精神科醫師反映自己的患者需要及時進行精神科的干預。
徐凱文博士表示,前期通過多學科協作治療青少年厭學問題也收到了很好的療效,團隊包括心理咨詢師,精神科醫生和康復團隊,針對孩子和家長設置不同的干預體系,臨床效果也得到驗證。
會議討論熱烈,京東健康心理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在數字化的精神心理健康服務體系中,多學科聯合是建設的關鍵,京東健康期待與更多合作伙伴聯手,積極探索以數字化驅動精神心理專科服務模式的創新,更好地滿足民眾的精神心理健康服務需求。
(責任編輯:康玲華)
?????????????????????????????????????????????????????運營商財經(官方微信公眾號yyscjrd)—— 主流財經網站,一家全面覆蓋科技、金融、證券、汽車、房產、食品、醫藥、日化、酒業及其他各種消費品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