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萬元Pre-A輪,就想讓互聯網企業福利比肩BAT
5月27日,專為企業提供員工福利解決方案的福利金融宣布獲得1000萬Pre-A輪融資,次輪融資由新三板掛牌公司有米科技和七煋瓢蟲基金共同投資。
福利金融隸屬于廣州百財幫網絡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該公司于2015年8月24日注冊成立,福利匯于2015年12月正式上線,并在當月發出首筆福利貸款8萬元,福利匯于今年3月更名為福利金融。創始人蘇劍南曾是阿里巴巴資深產品經理。創立福利金融源于他的親身經歷,他曾享受過公司的安居福利,并深刻領會到員工福利已成為公司吸引人才,提高人才保留率,減少風險的主要方式。而福利金融的主要功能就是為企業員工提供福利資金支援。
福利金融的主要企業服務對象是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互聯網公司,為其提供一整套福利配置方案。具體而言,對初創型互聯網公司,以人均每年不到100元的費用,為員工購置福利商業險、接入員工慈善救助平臺。
在上線兩個月的時間里,福利金融已和阿里巴巴UC移動事業群、有米科技、廣州匯量、愛拍原創、君海有戲、時代地產等公司合作,間接服務12000余互聯網企業員工。對此輪融資,蘇劍南表示將會把融資投入到拓展市場、完善產品以及升級風控保障體系。
在互聯網金融向更深更細的領域發展過程中,簡單以渠道模式做互聯網金融的風口已經關閉。福利金融以員工福利政策切入,為企業提供金融支持。雖然針對白領市場,但福利金融將服務人群鎖定在更小的范圍,即月薪不低于8000元、工作年限不低于6個月的白領階層,福利金融采取的“B2B2C”式的消費借貸模式,以員工的工作背景作為背書,有益獲得優質資產,并降低風控成本。
白領消費金融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白領主要構成是80、90后,在不久的未來將會成為新中產階級,所具備的消費能力和新消費觀不容小覷,而這部分人恰恰是伴隨互聯網成長的一代,對于互聯網金融并不抵觸甚至很好的接納。白領用戶群體因此成為爭相搶奪的資源。
但如何打動白領階層的消費群體也需要苦練內功,因為他們的消費同樣比較挑剔。比較巧妙地是,福利金融正式看準白領在大城市中的生活壓力,滿足其剛需。買房買車小孩教育是白領階層倍感壓力的生活環節,其實在這方面布局的金融企業不在少數,商業銀行也提供房貸車貸,對于初創互金公司而言,借貸利率和風險把控是關鍵。采取和企業合作,通過發放員工福利的方式可以達到三個效果:一是企業為保留優秀人才,需要一定福利措施;二是員工可以以更低的利率獲得貸款,減少生活壓力;三是通過企業為員工背書,降低風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