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遲不上市 谷歌無人駕駛汽車正漸漸失去先發優勢
運營商世界網 董佳堯/文
近年來無人駕駛汽車技術,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而谷歌作為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的領導者,自2009年創始以來,到今天已經經歷7年之久。面對無人駕駛汽車苗頭的形式越漸高漲,谷歌卻沒有了動靜,遲遲沒有上市,谷歌曾經所具備的優勢開始在面臨著挑戰。
近日有消息稱,谷歌的許多頂級技術人才已經離開谷歌,導致其汽車項目進展變得更加緩慢。加之其他公司正追求更實際、目標更容易實現的無人駕駛汽車服務,谷歌正在慢慢失去先發的優勢。
雖然,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始于2009年,遠遠領先于汽車制造商和其他公司,但是由于沒有合作伙伴、銷售團隊以及戰略。更加使得無人駕駛項目舉步不前。
為了將軟件設計的更加靈活,讓汽車能夠克服復雜的駕駛環境,谷歌無人駕駛汽車不斷嘗試,在公路上自動行駛了共290萬公里,但是有幾百萬英里是在計算機模擬系統中進行的,數據來自于虛擬駕駛,根本不用離開實驗室。除此之外,在測試中還造成24余其事故。
再與特斯拉的無人駕駛對比來看,特斯拉的汽車已經以Autopilot模式行駛了1.3億英里,行進時有真人坐在駕駛座位上。并且造成交通事故只有一起,那么很顯然,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目前還不夠成熟,其技術也不可靠。
到目前為止,谷歌還沒有推出過真正意義上的產品或服務。
目前來看,谷歌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需求,而是要先明確盈利計劃。谷歌創始無人駕駛汽車,其預期目的是通過全自動技術徹底改變交通現狀。很顯然這一目的過于宏觀,體系也很龐大,短時間是無法完成的。相反,特斯拉、沃爾沃等公司已經憑借著軟件技術讓無人駕駛汽車變得更好,甚至逐步運用起來。在這一點上已經趕超谷歌。
另外,谷歌還沒有與汽車企業或者汽車服務行業達成合作關系,雖然谷歌與菲亞特克萊斯勒簽署協議,但僅將其軟件植入100輛汽車中。這顯然與其預期設定相差甚遠。再加上一些服務行業也正在研發屬于自己的無人駕駛技術,由此可見,谷歌的壓力確實不小。
看來谷歌想要上市依然要經歷很長的時間,但是谷歌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創始,意味著我們進入了車聯網時代。而無人駕駛汽車能夠比人類駕駛員更安全地駕駛,才是這項技術最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