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成的支付環境存在安全隱患 罪魁禍首竟是WIFI
2016-07-28 19:49 運營商世界網 張雪/文
運營商世界網 張雪/文
今天,瑞星發布了《2016年上半年中國信息安全報告》,據瑞星分析顯示,28%的移動用戶支付環境存在風險,其中最主要風險是連接了不安全的WiFi。
據悉,《2016年上半年中國信息安全報告》主要對2016年1至6月的病毒、惡意網址、移動互聯網及企業信息安全做了詳細的分析,并對2016年下半年的信息安全趨勢做出了預測。
報告顯示,2016年1至6月,瑞星共截獲2312萬個病毒樣本,病毒總體數量是去年同期的1.2倍。其中,廣東省病毒感染數依然位列第一,為2910萬個,其次為北京及山東。
報告數據顯示,數千萬用戶陷入支付風險的主要誘因是用戶連接了不安全的免費WiFi。黑客通過免費WiFi設置陷阱,誘騙用戶登陸后,監視并竊取用戶網銀等隱私信息,進而盜取用戶財產。
在去年的315晚會欄目中,央視也首次針對利用免費WiFi進行釣魚和詐騙的行為進行了曝光,并呼吁全國用戶謹慎連接公共免費WiFi,以免對個人財產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守護個人財產安全,謹防移動支付詐騙,是每一個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享受在線支付便捷的用戶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安全專家建議,在面對惡意山寨應用、不安全WiFi等風險時,用戶小心謹慎,在支付時應確保自己處于安全的在線支付環境。